西出玉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西出玉门小说 > 皇家秘史之大明宫 > 第31章 欲望宫殿(叁拾)

第31章 欲望宫殿(叁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南凛靠在软座上,身前盖着厚厚的大氅,炭火在她不远处燃烧着。借着烛火,陈叁看见她的嘴唇惨白,脸也没有什么气色。

陈叁跪在她面前,宫殿里只有他和南凛两个人。

“不知道公主召微臣来有何要事?”

南凛依旧闭着眼睛,小声对他说:“本公主记得,你占卜很准。”

陈叁答道:“若公主殿下身体不适,还是应该询问太医,而非鬼神。”

他转念一想,若是这件事情可以询问太医,南凛也不会找自己来了。于是补充道:“微臣略通医术,若是公主相信微臣,不妨让微臣为您把脉。”

南凛睁开眼睛,在烛火的映照下,那双母狼一般的眼睛更加有神。

“哦?那就劳烦大人了。”

南凛伸出手腕,陈叁跪着上前,为她把脉。

摸到脉象后,陈叁的心凉了一半,身上的汗也变成了冷气往他身体里钻。

这是喜脉。

他的脑子里闪过许多事情。

皇帝距离驾崩还有一月有余,根据邪书的记载,皇帝驾崩前大明宫会发生宫变。

很显然后代的统治者都想抹去这段历史,所以宫变一事并没有任何详细记载。

陈叁不知道宫变具体在哪一天,不知道是谁发动的宫变,也不知道这场宫变如何收场。

南凛现在怀孕,只会让她的身体变得更加脆弱,这对于一个野心勃勃想要夺取帝座的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请公主恕微臣无罪,微臣才敢说。”

“但说无妨,本公主不会怪罪于你。”

“公主已经……有了身孕。”

陈叁低着头,南凛许久没有说话,他也不敢再说。

“父皇时日无多了对吧?”

陈叁犹豫着说:“微臣不敢妄加揣测皇上病情。”

南凛深吸一口气:“这件事情,除了你我之外,要是有第三个人知道,本公主一定砍了你的脑袋。”

陈叁磕头道:“微臣不敢。”

“你退下吧。”

“是。”

陈叁正准备离开,只听南凛在他身后冷静地说:“为本公主找一些打胎的药材来,以备不时之需。”

与其让这个孩子成为她现在和将来的隐患,不如她亲手了结了它。

陈叁走出金銮殿后,还没走多远,就见常在御前陪他一起记史的小侍从急匆匆地跑过来。

小侍从气喘吁吁地说:“陈侍郎,我可算找到您了。”

“这是怎么了?是皇上出什么事了吗?”陈叁想到这里心里一惊。

小侍从赶紧摆摆手:“不是,不是,是大皇子……二公主离开紫宸殿后,廉王殿下就来了,跟皇上说了许多话,我们一时不知道怎么写,还请陈侍郎断决。”

陈叁点点头:“我们快去紫宸殿。”

路上,小侍从跟陈叁大概描述了南瑜来到紫宸殿之后的情况。

南瑜先是询问皇帝,为何不细查赵宰相之子的死因,还直接罢免了赵宰相的官。

皇帝一开始并没有动怒,只是说赵公子是意外死亡,撤掉赵宰相的官位是因为他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拉拢人心,意图谋反。

但是这个理由没有说服南瑜,他只说了一句话,便让皇帝变了脸色。

“七年前父皇让儿臣去抄李府时,也是这个理由,可儿臣知道父皇并无铁证。”

陈叁这才知道,原来当年李家被抄家是南瑜主理的,也正因如此,他比谁都清楚,皇帝想要搞垮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

他知道皇帝对赵宰相下手已经是种预兆,如果他再不做点什么,下一个被抄的就是崔府了。

“朕是君,你是臣,朕要你去做什么,还需要给你个解释吗?”

“自然不必,只是儿臣不解,青鸾与南瑿揭发母后谋害八弟一事是否铁证如山?若没有,母后为何被软禁?还是说父皇早就厌恶了母后,只是让身为人臣的二妹和六弟随便找个理由一起陷害母后。”

皇帝扔了一个茶杯到地上:“放肆!”

“许多年来,儿臣一直克己复礼,对父皇母后从无忤逆之心,对弟弟妹妹们也是照顾有加,款曲周至。儿臣自以为,尽到了儿子和哥哥的本分与情分。”

皇帝怒道:“可你忘记了你也是一个臣子。”

南瑜不卑不亢地抬头看着他:“是父皇忘记了,儿臣也是您的儿子。”

皇帝泄了气般靠在龙椅上,魏公公看不下去,走到龙椅旁为皇帝顺气,还劝南瑜说:“廉王殿下,恕微臣多嘴,陛下身体不好,您不该这样同他说话,不如您过几日再来给陛下请安,您看怎么样?”

南瑜这次并没有丝毫退让,甚至也没有维持那副彬彬有礼的形象。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管我家事,滚下去。”

魏公公吓了一跳,似乎为一向恭敬的大皇子发怒感到惊讶,但是他也不敢忤逆皇子,只好退下。

皇帝仰着头,不知道看向哪里。

“你到底想要什么,想要朕的皇位吗?”

“儿臣想要公平。”

“什么公平?身为皇子,你的吃穿用度劣于哪个弟妹了?”

“儿臣想知道,父皇为何如此偏心二妹,儿臣与各位弟弟比二妹差在哪里?”

皇帝迟迟没有说话,趁着空档,小侍从赶紧跑出去寻找陈叁。

南瑜说的没错,这确实是皇家的家事,小侍从们也不知道该不该记载在起居注上。

陈叁思索一番,认为还是不要记了。

南瑜说的话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也没有对这个国家产生什么影响,他只是质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够爱自己。

陈叁其实很想对南瑜说,陛下是爱他的。皇帝虽然圈禁了皇后,但是三番五次私下跟朝臣说,这是皇后一个人的过错,不应该影响到南瑜在朝中的形象。

年前南瑜带着崔釉进宫,告诉皇帝崔釉怀有身孕时,皇帝的喜悦也不是假的。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怕没有办法等到皇孙出生,便让礼部提前备好了各种礼品,派人待崔釉生产后再将礼品送去廉王府。

但是南瑜不是认为皇帝不爱他,而是奇怪,为何皇帝不够爱他。

若是没有皇帝对南凛的态度做对比,他或许不会这样不甘心,因为皇上对他和对其他皇子的态度差不多。

皇帝也没有办法回答南瑜的问题,父子就这样在紫宸殿内僵持着。

“朕赐你一宝物,但希望将来你不必用上它。”

良久,皇帝让宫女呈上来一个黄金令牌。

“这个免死金牌,是朕欠你母亲的,她为朕杀了不少政敌,这是她本该有的封赏。只是多年前她不肯收下,还说若她和朕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朕要赐死她,她也毫无怨言。”

南瑜拿着免死金牌,眼中充满了泪水。

“至于你问的问题,朕确实无法回答。”

皇帝合上眼睛,疲惫不堪地说:“朕年轻时杀了很多人,曾有人诅咒朕,南觐血脉都将自相残杀,死于同室操戈,朕从前不信。”

南瑜似乎后悔刚才那样对皇帝说话,他轻轻叫了一声:“父皇……”

“朕不会赐死你母亲,无论将来谁登基,她都是不可替代的太后。至于你,拿着这块金牌,便是朕作为父亲对你最后的庇佑。你下去吧。”

陈叁一直很奇怪一件事情,觐帝登基之前发动宫变一事,在史书上记载得非常详细,场景残酷血腥,以至于觐帝在那场宫变中,完全是无情无义的形象。

其实他继位之后,可以在史书上抹去这件事情,为何要留下呢?

现在陈叁明白了,或许在早年,觐帝根本就不相信这些记载会影响到后世对他的评价,他坚信自己有能力将大觐打造成帝国盛世,后世就算知道他杀死兄弟,间接害死先皇,他也可以功过相抵。

到了晚年,他才害怕起来。

不是害怕众人负面的评价,而是害怕他的孩子们走上他的老路。

第二日的早朝,觐帝突然说,他要去一趟洛阳。

许多大臣都反对皇帝离开长安,说的直白些,他们都认为在这种时候,皇帝应该赶紧立太子,并且乖乖呆在大明宫里等死,以确保权力交接时不会发生其他变故。

可是皇帝迟迟不立太子,还要抛下嫔妃孩子和大臣跑去洛阳。

万一他在洛阳驾崩,也未留下遗诏让新帝早日登基,长安岂不是要发生巨变?

最后,皇帝与朝臣们各退一步。

皇帝先去洛阳,待南玉成婚时再回长安。

南玉的婚期就定在一个月后,初春。

此前南凛向皇帝提议,要在大明宫里给南玉举办婚礼。冬天降临之后,宫里总是死气沉沉,人心惶惶,笼罩着一层阴云,如今正好让南玉的婚事冲冲喜。

皇帝没有拒绝,同时也让南凛安排自己摆架洛阳的事宜。

就这样,三日后,皇帝的御驾出发前往洛阳,陈叁和两个起居侍从也伴驾出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