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一个清瘦白皙的少年手里拿着一本破破烂烂的书,站在书架前犹豫不决,良久,仿佛下定决心一般将书放到了《隋史》的后面。
他如释重负地叹出一口气,然后转身离开,但是没走几步,又折返回去,将书抽出来,重新借记后带走。
书架上那一排历史书之间,似乎空出了一个难以忽视的窟窿。
故事要从上个周末开始说起。
由于教科书的篇幅有限,有关历朝历代的叙述都极为精简,很多历史事件常常被一笔带过,甚至直接忽略不写。
为了更好地记住知识点,作为历史系学生的陈叁从最古老的神话故事开始读起,每天大量阅读各类历史文献和史料,常常在图书馆待到凌晨,直到饿得不行了才回宿舍进食。
从大一到大四,一直如此,以至于他看上去十分瘦小,如不胜衣。
话说回来,他读完了《隋书》后,正准备在书架上寻找《唐书》,却在隋唐两朝的史书夹缝里发现了一本格格不入的书。
这本书的封面及其破旧,连书名都看不清,纸质不详,内容也很古怪,既不是隋朝的历史,也没有出现唐朝,书上描写了一个连教科书都不曾记载的朝代——觐朝。
出于好奇,陈叁将这本书从图书馆中借走,准备当成睡前故事阅读,他从没想过这会是什么正经的史书传记。
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越看越让他入迷。
这个神秘的王朝存在于隋朝之后,书里详细介绍了这个朝代的历史、法律、制度、习俗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帝王崩逝与外敌侵入,时间线的详尽程度远超于隋唐流传下来的任何史书。
陈叁甚至怀疑这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时代,但如果它不是架空的王朝,以如今考古发掘的能力,一个存在长达一百四十余年的朝代怎么可能不在教科书上留下只字片语呢?
书中写到:觐朝在第一百三十七年时蓦然从巅峰跌至低谷,军阀割据混战,瘟疫泛滥成灾,民穷财匮,百业凋敝……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权欲熏心的叛臣妄想篡位,杀死了皇帝钦定的太子,又占据神都洛阳,佣兵自立为帝。
朝野中的“保皇党”和“乱臣党”势如水火,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军民割据两方,觐朝被分裂成东觐和西觐。
战火连天不休的同时,民间的传染病大肆蔓延,农民起义层出不穷,西北外敌趁机入侵……最终这个盛世王朝迅速走向了坟墓。
陈叁整整一周没有办法好好睡觉,几乎废寝忘食地在宿舍里看完了这本书。
但这个故事太过震撼,令他难以置信,他又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的古文意思有误,一个强盛的帝国,怎么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土崩瓦解,走向彻底灭亡的结局呢?
于是他又细细看了一遍书,边看边在日记中写下读书笔记:
觐朝。一个如此强盛的帝国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人祭。很难想象同一个时期既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有浓烈的原始宗教气息。
似乎在第七任皇帝统治下,大觐突然有很多女人死去。这很像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文明,中世纪为了维护教皇权力开始女巫审判运动,并且以此为借口烧死了很多无辜的平民女性。
但觐朝出于什么原因而大肆屠杀女性,书中却没有详写。
书中称那位野心勃勃的叛臣为“宸王”或是“皇子瑿”,他是第七任皇帝的亲弟弟。
书的结局是,大觐所有皇室宗亲,都被起义的农民军屠戮杀尽,全族无后而终。
陈叁还发现,这本书写得意味深长,甚至有些阴阳怪气,比如这一句:觐朝以深色为尊,以奢华为美。
这种审美的诞生必然基于这个国家的发达富有。深色的衣服需要消耗更多染料,古代的生产力并不高,如果要从不同材质中提取出大量染料做成衣裳,其鼎盛时代富贵可见一般,更不要说以奢华为美……从侧面来说,这也体现出了皇室贵族的奢靡与铺张浪费。
另外,这是个很邪门的朝代,天文学和数学极度发达,可以通过天象推演出天灾,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基于科学发展,而是基于占卜预测的需要。
陈叁必须承认这本书有着强大的魔力,足以让他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它占据,甚至影响到他的现实生活。
室友们都说他被下了降头,跟他关系最好的朋友小玉甚至要从老家找人给他驱邪。
“你去照照镜子看看你现在的样子,眼下两大坨乌青,活像只熊猫。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消息也不回,整个抱着个破书看个没完没了。”
小玉总像妈妈一样念叨他,陈叁抱着书站在阳台上,他知道小玉是在关心他,所以没法反驳,只能听他的话站在太阳底下“杀菌”。
明媚的阳光衬得他皮肤雪白,脖颈和手腕处的青筋清晰可见,血液在皮肤下缓慢循环,胳膊和其他裸露的皮肤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瓷白。他长得很漂亮,像含苞待放的栀子花。
另外一位室友问他要不要出去吃饭,陈叁摇摇头,试图把这本书的记忆从脑子里晃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他还是想待在寝室里把它读完。
小玉看他这样更加冒火,指挥着其他两个室友架着陈叁的肩膀,强行把他带去食堂吃饭。陈叁本来就长得瘦小,是宿舍里的“弱势群体”,三个人活像绑架了一只小天鹅。
“路人都看着我们呢,快放开我,不然我一头碰死给你们看……”陈叁尴尬得要命,小玉却不以为意,他从小就是人群中的焦点,对于这些注视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他满不在乎地对陈叁说:“你哪次嚷嚷着要死结果死成了?”
到了食堂之后,陈叁闻到饭菜的香味,恍然意识到自己确实很饿,小玉刚把饭菜放下他就开始埋头苦吃。
打饭窗口旁边有台老式电视机,正在播报今天的新闻,播报员的声音和小玉的念叨声搅和在一起。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向记者通报,此次日环食是近22年以来首次在我国发生的日环食,也是全球未来1000年内发生的日环食中环食持续时间最长的。”
小玉:“我说陈叁,你都瘦成这样了还不好好吃饭,我真怕你哪天死在书桌前,倒是成全我们三个保研了……”
“日食,又叫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
小玉:“这本书就那么有魅力?我还想问你来着,你在哪找到这么破烂的书?”
“本世纪首场日环食本周六天宇将上演……”
陈叁猛然从饭菜里抬起头:“什么?”
正在生啃番茄的小玉吓一跳:“我问你在哪找到这么破烂的书?”
“不是不是,电视里说日食什么时候开始?”
另一个室友补充道:“好像是这个周六。”
周六,那不就是明天了?
吃完饭后,陈叁再三考虑,决定听小玉的话,将这本“邪书”放回图书馆,老老实实地回去复习他的正史。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他把书小心翼翼地放回到书架的夹缝中,然后转身离开,可是没走几步又折返回去。
他实在太好奇了。
这本书是谁写的?
为什么作者要写一个不存在的王朝?
这本书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有太多秘密等待着陈叁去寻找答案,他再次悄悄地把这本书带回了宿舍。
晚上,趁着小玉在洗澡的功夫,陈叁环顾四周,一个室友在打游戏,另外一个在和女朋友煲电话粥,现在正是看书的好时机。
他躲在床帘后面,打着小手电筒,又一次打开了那本书的扉页,上面竟赫然写着两行字:
大觐宰相兼太子太傅
编于长安大明宫
为什么之前就没有看见这些字呢?难道是被灰尘掩盖了吗?
由于岁月蹉跎,牦牛皮制的书封上已经看不清楚书名,想从封面上找到什么线索是不可能了。
陈叁小心翼翼地捧起书,轻轻吹了一口气,书页翻动,细小的灰尘扬起,作者署名上方隐隐约约出现了几个字,陈叁赶紧戴上眼镜,仔细摸索着仅有的线索。
“皇家……皇家什么呢?”
—
到了周六,室友们都陆续回家或者出去约会了,小玉临走前提醒他:“今天有日食,过不了一会儿天就全黑了,你记得早点把洗好的床单晾在天台上,顺便帮我也晒一下。”
陈叁坐在床上抱着被子,装作一副还没睡醒的迷糊样子:“好,你放心。”
小玉走了之后,陈叁瞬间清醒,赶紧将小玉口中的“邪书”从枕头底下拿出来继续翻阅。
这一读就读到了下午,天色确实变暗了许多,很多学生都从宿舍里走出来仰望天空,不愿错过这千年难遇的奇观,学校里非常热闹。
陈叁想起小玉的嘱咐,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穿着白衬衫和牛仔裤,把书放在书桌上,又去同楼层的洗衣房取出床单,向天台上走去。
学生们急匆匆地下楼往广场跑,只有陈叁艰难地抱着两张床单往天台赶。
上楼梯时,他撞到一个穿着黑色无袖体恤的男生。
男生戴着口罩和鸭舌帽,回头看了陈叁一眼。陈叁下意识地说:“对不起对不起。”男生没有说话。陈叁一抬头,却觉着他的眼睛好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还好床单没有掉到地上,否则就白洗了,陈叁回过神来,依然往天台上走去,男生却站在原地没有动。
天色越来越黑,天台上逐渐刮起了风,陈叁一边晒床单一边防止床单被风吹跑,等到床单终于晒好,他试图返回宿舍时,大风已经把他刮得举步维艰。
不久,天完全黑了,他摸索着一点一点向前走,却什么也看不见。大风一直把他往后吹,他体重太轻,不足以和强大的风力抗衡,直到被吹到栏杆边,双腿突然卸力,一脚踩空,从天台上摔了下去。
落地前陈叁忍不住睁大眼睛,他看见月亮已经盖住了太阳,只留下最外围的一圈日冕,看起来像个巨大的光环。
然后,他失去了所有意识。
与此同时,宿舍书桌上的“邪书”被风吹开扉页,上面赫然写道:
大觐一百二十五年
朔日,日食,月地日于一线,月居中。
日有食之,不尽如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