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玉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西出玉门小说 > 春山尘音 > 第52章 云槐暗出夺命疫

第52章 云槐暗出夺命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个月后。年关。山下小院。

历经十年,云湘所著的《女科良方》终于完稿。她心中的一块大石也终于落了地。

明祈站在窗边为她整理书稿,几片雪花从窗外飘进来,轻飘飘地落在书稿上。还没等雪化开,明祈就将它们吹走了,随即便要关窗,笑道:“小雪花,你们可不能坏了我湘君的心血!这些可都是她的宝贝哦!”

云湘听到动静,从里间走出来,打了个哈欠,道:“你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明祈上前揽住她,道:“没什么,就是有几片调皮的雪花,想要一睹你的大作。”

云湘推开门,望着漫天飞雪,道:“年前下这么大的雪,来年定是个丰收年。”云湘抚上日渐隆起的肚子,心中升起一丝感慨,又道,“又是一年了。算起来,咱们都在这住了五年了,如今马上又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自从遥旭出生后,明祈和云湘也在此定居,鲜少上山。

明祈道:“如今你心愿已了,咱们也能过个好年了。”

云湘道:“天下女子多求医无门。她们敬我拜我,即便我能用法力将她们全部治愈,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惟愿这本书传世之后,能让她们有医可依吧。”

明祈替她拢了拢身上的大氅,抚上她的肚子,眼中多了几许期待和欣喜,笑道:“这小家伙倒是懂事,没折腾你。”

云湘低头看了看,道:“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只希望健康无忧快乐的长大。”

做了母亲后,云湘对孩子的感知更加敏感。她无法理解神官们生而不养的做法,她虽同情那些孩子,但却不能明着帮助,只能背地里为他们做些事,希望他们都能好好长大。

明祈知道她又想到了那些孩子,安慰道:“他们的命运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做了能做的,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现在你还是先想想过年想吃什么,让遥岐......”

话音未落,就见遥岐急匆匆跑进来,明祈眼前一亮,道:“刚说到你就来了。”

遥岐喘了几口粗气,神色凝重道:“出事了!”

两日前。云槐皇宫。

新制造的农作机关人在城外的初步试验很顺利,弥祯正与公叔明探讨开春拓宽试验范围等事宜。

公叔明是宫中机造司主事,是弥祯之下,全云槐最厉害的锻造师。

他虽出身低微,但他天赋异禀,又稳重好学,是被弥祯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亦是机关人制造的参与者之一。他是弥祯最为倚重的部下。

二人聊完了公事,弥祯便与他话起了家常:“你的妻子再过不久就要临盆了吧。怎么样,家里一切都好吗?”

公叔明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欠身道:“是的陛下。”

弥祯看他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打趣道:“你这么不解风情,当初是看上你的呢?”

公叔明闻言,只是腼腆地勾了勾唇,不语。

弥祯道:“本是想着待机关人顺利施行,就让你休沐,好回家陪陪妻儿。这段时间你辛苦了。”说罢,弥祯拿出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一枚金镶玉的平安锁,又道,“这个就当是我送给孩子的新生礼吧。”

公叔明见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惶恐道:“谢陛下。但这太贵重了,请陛下收回吧。”

弥祯对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觉得奇怪,有些不悦道:“你这是干什么?你为国为民,有何不敢受啊?再说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

公叔明顿了一下,朝弥祯磕了一个响头,道:“承蒙陛下厚爱,公叔明已得到许多,实不应再受。”

弥祯一脸审视地看向公叔明,严声道:“你今日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瞒着朕?”

公叔明顿了一下,道:“无事。只是臣下以为忠君爱民是臣子本分,蒙君赏识已是天大的恩赐,再多的,便不是臣子该受的。即便是臣的孩子,也应靠自己争取才是。”

弥祯哈哈大笑两声,道:“公叔明啊公叔明,真是不知该说你什么好。照你这般说,那你的休沐也可免了?”

公叔明道:“陛下说的是。”

弥祯轻叹一声,摆摆手,道:“罢了,你起来吧。”他点了点面前的锦盒,不容拒绝道,“这个你必须收下!这是命令!你也别再推脱,拿了东西赶紧回家吧!”说罢,就提笔继续处理奏疏,不再看他。

公叔明只得收了锦盒,谢过弥祯后,退下了。

弥祯见公叔明离开了,无奈地笑了一声,又拿出一个锦盒,锦盒里是一块小巧的玉环,温润清透,上面有一些粗糙的纹路,还未经细琢,但已初具形态。弥祯拿起工具,仔细雕琢,目光不自觉变得格外柔和。

皇城外。胡柳村。

临近除夕,今年的冬天又格外的冷。虞致带着一批物资和两个宫中太医,到城外的村子里慰问,还亲手写下了过年的春联和福字。

回程时,天上飘着细雪,寒风萧瑟,街上人行色匆匆,都低着头裹紧了棉袍往家赶。风雪迷眼,没人注意到,一个瘸腿的老头正朝着前方一驾马车步履匆匆地走着。

下一刻,平静的大街上,传来一声马的长叫声:“嘶——!!!”

坐在车厢内的虞致,被一旁的侍女紧紧护住,才没有从马车上摔下来。她第一时间护住了肚子,迅速稳定心神,掀开车帘,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未等侍卫答话,就见一戴着斗笠的人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来,嘴里像是嘀咕着什么,风大听不清。他戴着斗笠,也看不清他的样子,只是隐隐看到他身下有什么东西,正一股股得往外流。

正是方才那个瘸腿的老头。

侍卫见状,急忙拔剑对准他,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知不知道这是皇......”

“等等!”

虞致打断侍卫的话,因为她透过火光看清了地上流出的东西——是一滩黑色的血!

那老头突然仰面朝天倒下了,许多人听到动静也聚在一旁小心围观。

事发突然,虞致来不及多想,赶紧让太医上前查看。一名侍卫和太医提着灯小心靠近,斗笠滚出去老远,而老头似乎昏了过去,一头乱发挡着脸。正当太医准备上前查看时,那老头突然一跃而起,将太医一头撞倒在地,发疯似的朝虞致跑,嘴巴张得老大,发出“呜啊”的声音。虞致看出来,他说的是“救救我!”

眼见他就要扑上来,没等虞致出言阻止,护在她身前的一个侍卫手疾眼快将他一剑刺穿了。

诡异的是,就在刺穿的同时,只要是与他正面对视的人,都亲眼看到,自他身上长出一种似蛛网的红纹,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至脖颈、面部,最终像一团乱麻般充满整个眼球。

“砰”的一声,他的眼球瞬间爆开,黑血溅了一地。还有几滴溅在了虞致的脸上。

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面前的几人都惊骇至极,出剑的那人更是惊得直接拔出长剑,黑血顺着剑尖流淌,那老头扑通一声倒地。

“啊——!!!”

人群中接二连三地响起尖叫声,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场面逐渐混乱。

虞致强压下心头的恐惧和那股涌上喉头的恶心,随手擦去脸上的血,吩咐侍卫用席子将那老头裹起来,撤至一旁,严加看管,不要惊扰更多的百姓。同时,另派几个人立即回宫向弥祯禀报此事。随后高声安抚道:“大家不要惊慌!今日事发突然,惊扰到大家了。我向诸位保证会将此事查个明白,但此事蹊跷,还请诸位不要在此停留,安心回家,一切有我们!”最后还不忘提醒,“雪天路滑,路上小心,平安到家。”

众人见是皇后,她的语气温和有力,严肃笃定,心也渐渐跟着安定下来。

百姓们散了,空旷的大街上只剩下虞致几人。

侍女搀着虞致,见她脸色疲惫,关切到:“娘娘,天这么冷,我们也回宫吧。”

虞致没有说话,看向一旁的草席,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道:“不,我们就在这等。”

侍女见她态度坚决,便将她先扶上马车。刚坐下来,虞致仿佛泄了气一般,眼前一黑,倒在侍女的肩膀上。

侍女急道:“皇......”

一字刚要出口,就被清醒过来的虞致叫住:“别出声。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了。”

侍女道:“娘娘,您真的没事吗?”

虞致疲惫地闭着眼,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自己没事。

虞致仔细回想刚才的场景,心中仍是惊愕。但她又想到那老头的样子和流出来的黑血,还有他无声的求救,让她莫名肯定那人绝非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人。

如果他是人,那他极可能是中毒,或是染上某种病。若是其中带有传染性,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她派去回宫报信的是没有沾上血的人,她也绝不能就这样回宫。

很快,弥祯便亲自带兵赶来。虞致一听到声响,就急忙掀开车帘,大声制止道:“别靠近!小心传染!”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停下了脚步。但夫妻一体,弥祯早知她心中所想,来时便让所有人都准备了面罩和手套做防护。

可弥祯看着虞致坚定的眼神,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千言万语,只道一句:“你一切都好吗?”

虞致朝他挥了挥手,回以一个安心的笑。

事关重大,弥祯不敢有一丝懈怠。出宫前就立派大量人手连夜清查,此时,又命太医检查那老头的尸体。

太医惊奇地发现,此人全身上下已布满红纹,鲜红刺眼,呼之欲出。这红纹是从背部蔓延至全身,如同一张巨大的蛛网。此刻,那一道道红纹上似乎还长着细小的绒毛,如同蜘蛛的触手。不多时,他的皮肤鼓起了一个又一个水泡,同时还散发出一股比泔水还要难闻的恶臭。眼见水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太医惊呼:“快散开!!他要炸了!!!”

众人急忙躲避,只听“轰”的一声,尸体原地爆炸,黑血喷溅,尸块横飞。整条大街都充斥着这股愈加浓烈的,难闻的气味。所幸人们都戴着面罩,才幸免于难。

派出去的人效率奇高,天明前就已全部确认:整座云槐皇城,光是身上已出现明显红纹的人就已达五十人之多。这些人多是因为红纹长在背部不易察觉,与那老头身上的红纹对比,又知这红纹是由浅入深,初始甚至是无色乃至透明。

种种迹象足以表明,这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疫病。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排查时,他们又发现了一种与血蛛疫完全不同的症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